热情好客、乐于助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24岁女子小傅就遇到了这样的“中国式好房东”:作为一名外地打工人,她去年2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租了一套房子,结果房东大哥不仅平时提供帮助,在得知她准备离职退房后,还主动介绍工作。
小傅将这件事发到了社交媒体上,被网友羡慕不已“你们房东太缺人租房吗”“我怎么没这运气”……因为事情太有趣,不少网友都询问后续,小傅于是多次更新事件进展情况。
(资料图)
▲小傅多次在网上更新事件进展情况。
3月9日晚,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小傅,她介绍了这次有趣的租房经历:“我是去年2月租到这个房东的房子的,是个三室一厅的房子,我和一位亲属一起住。第一次和房东见面,我看他年纪比我大了不少,就喊了一声‘叔’,结果一看身份证,他只大我10岁左右,于是改口喊‘大哥’。另外,他和我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在整整一年的租房过程中,小傅从不拖欠租金,房东也很大气。小傅透露:“之前遇到房屋的马桶老化坏了,我跟他一沟通,他马上说会报销修理费。”
▲小傅将房东帮助她的事情发到网上。
今年3月,小傅的房租即将在月底到期,因为现有工作不符合个人规划,她提出了离职,并准备退房搬走。当她将这个消息告诉房东后,房东担心她是没钱交租才退房,主动联系了自己做建筑行业的朋友,给小傅介绍了一份招投标的工作。小傅3月6日到房东朋友的公司进行了面试,最后觉得无法胜任招投标的工作,婉拒了这个工作的机会,并感谢了房东及其朋友的好意。
因为对房东的善举感到很温暖,小傅将房东介绍工作以及面试的全过程分享到了小红书,结果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小傅告诉记者:“其实这不是房东第一次帮我找工作了,去年疫情的时候,房东担心小区封控我没了经济来源,还介绍了一份兼职工作:给网店制作展示图片。因为这些图片是商用,但我的技术还不够,所以当时我没答应,房东真的人太好了!”
▲不少网友觉得房东是个热心人。
房东为何对小傅这么好?有网友猜测是房东看上了尚未结婚的小傅,对此她进行了澄清:“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房东是一个好心人,他有房有车有家庭有孩子,纯粹是作为一个本地人,愿意关心一下我们这些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平时我们也没有闲聊,只有在交房租、水电费以及有事的时候才沟通一下。”上游新闻记者也向房东表达了采访的意愿,不过对方婉拒了采访,只是简单解释:“帮助小傅只是凑巧而已,无心之举。”
现在小傅决定暂时不退租,她告诉记者:“我准备先和朋友去南京旅游放松一下,回来再考虑下一步怎么办。”
相关推荐
租客居家隔离10天,夫妻一个举动被网友点赞:中国好房东,暖了!
海宁一对夫妻火了,在网上,他们被网友称为“中国好房东”。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采访时,房东阿姨一个劲儿地笑:“没什么呀,只不过是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中送了一点暖心饭菜,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
这几天,海宁的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能为疫情做点什么?这对房东夫妻很暖心:一些居家隔离的租客没厨具,做不了饭,他们承包了租客的伙食,每天两顿做好送上门。
四位租客没有餐厨用具,
房东夫妻萌生暖心提议
“嘶嘶嘶……”海宁许村镇景树村郭湾家园陈根松和郭利英家的厨房里,高压锅冒着热气,里面正在焖烧鸭块。灶台上,陈根松正在忙着切菜、炒菜,金针菇、竹笋、豇豆……菜色丰富,荤素搭配,是今天给租客准备的晚餐。
“不累不累,反正在家里闲着也没事,挺开心的。”负责租客的一日两餐,陈根松每天都在根据派送的物资,为他们搭配菜品,比如今天中午,烧的是生菜和红烧肉。
视频在网上发布后,陈根松和郭利英也收获了很多点赞。
“中国最好的房东,太暖心了。”
“这样的房东要长命百岁的。”
“最美中国房东。”
面对房客和网友的夸赞,郭利英又害羞了:“我真的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只不过是烧了点饭菜而已,没有做什么大事呀。”
朴实的人,做实在的事。郭利英说,他们会把这一日两餐持续做下去,什么时候解封,他们的暖心送餐什么时候才结束。
来源:钱江晚报
从3月11日开始,因为疫情,郭湾家园被划为管控区,租住在这里的11位租客只能“宅”在屋里。“那天早上一起来,我老公就发现小区封掉了,我们本来都在厂里上班的,也去不了。”管控区居家隔离,郭利英的第一反应是,租客们的伙食问题怎么解决。
陈根松和郭利英已经做了四五年房东,他们有8间房屋在出租,有的是一家三口,有的是独居,一共有11位租客。
他们的情况,郭利英清楚,有几户租客简单地准备了电饭煲,能自行解决,但其中四位租客,既没有餐厨,也没有用具,根本做不了饭。
“他们在这里啥都没有,要么我们给他们烧一点?”郭利英的提议,老公很支持。接下来几天,两人就忙开了,“早餐他们可以吃点面包、泡面解决,我们主要负责中餐和晚餐两顿。”
既要当志愿者还要负责饭菜,
两人却说这是“随手的事”
萌生了送餐的想法,陈根松和郭利英马上问了租客的想法。
“第一天一问,三个人说要吃,有一个说自己零食面包解决一下。”郭利英说,这四位租客都是男的,年纪在30多岁,平时吃饭都是厂里或者外面解决。当他们提出可以统一给他们烧饭菜配送伙食时,都挺高兴的,“第一天送餐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讲,他们家乡的饭菜我们烧不来的,大家就将就一下,烧什么吃什么。”
第二天,陈根松想来想去,再次问了那个吃面包的租客。“不吃饭不行的,靠吃零食怎么解决?”租客立马说:“要吃的要吃的。”
于是,陈根松和郭利英就负责起了这四人的一日两餐。“村里配送一次菜管两天,反正配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搭配着烧什么。” 每天中午11点多、傍晚5点多,陈根松的饭菜都会准时送上。对此,夫妻俩看得很淡:“做个饭,也就是随手的事。”
但为此,陈根松也没少忙。
郭利英是村里的志愿者,村里有啥事情,她要热心帮忙。尤其从3月11日以来,村里进行了9次核酸检测,每一次郭利英都会提前去现场布置,维持秩序。“基本上五点多就出门了,五点半肯定要到了,桌子、凳子都摆好,防护服、消毒液、采样的二维码也要准备好。”郭利英一个上午忙完,基本要到十点半。
既然答应要送饭菜,夫妻俩说到做到。大部分时间,陈根松一个人忙活,洗菜、切菜、炒菜……一顿饭下来要忙个把小时,一有时间,郭利英也会来帮忙。
什么时候解封,
暖心送餐什么时候结束
“晓伙,吃饭啦!”
“李华,到饭点了……”
每天,陈根松和郭利英噔噔走上楼,一边端着刚做好冒着热气的饭菜,一边敲起租客们的房门。几个租客应声前来开门:“谢谢,真是太麻烦了。”
郭利英今年60岁,有几位房客跟她的孩子年纪差不多,也让她很亲切。虽然有的租客是今年才租的房子,大家平时忙着上班,交流也不算多,但在这个非常时期,他们会承担起房东的责任,照顾好租客,“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待在家里。”
房东暖心,房客也懂得感恩。
吴晓伙来自湖北省黄梅县,在海宁工作。他说,居家隔离第一天,房东就给他们送吃的了,“我们房东人真的很好,平时也很关心我们,我出来工作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好的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