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高通2023年第三财季业绩报告显示,非美国通用会计师准则下(Non-GAAP),公司营收同比减少23%至84.42亿美元;净利润为21.05亿美元,同比减少37%。具体到业务来看,以芯片产品为主的半导体业务营收为71.7亿美元,同比减少24%;其下各子业务中,智能手机芯片同比下降25%至52.6亿美元,汽车芯片同比增13%至4.34亿美元,物联网业务同比下降24%至14.8亿美元。
不难发现,高通手机芯片和物联网芯片业务的下落幅度,与公司整体营收的下落幅度趋于一致,且两者合计共占总营收近八成。换句话说,高通主要受这两个业务板块的拖累,业绩猛滑坡。
其中,高通芯片受阻,离不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大盘萎缩,联发科崛起后对高通市场份额的蚕食,以及其他小厂在低端芯片市场发力。就拿手机芯片来说,高通推出骁龙8gen 1,联发科竞品天玑8200紧随其后;高端8gen 2出了没多久,天玑9200也死死咬住;高通也有如778G、782G、888等“旧”芯片需要清库存,联发科的天玑800/8000当时也造了不少。可以说在智能手机的各个档位,联发科均与高通形成强竞争关系,关键产品还更具性价比。
不过,车机芯片方面倒是让高通稍稍找回了一些面子,毕竟我国无论是主打走量的传统自主品牌,还是强调产品力的造车新势力,对车机芯片量与质的渴求愈发旺盛。而随着其他国际知名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势必会跟进强化车机和智驾能力,到时高通的车机芯片销量自然会水涨船高,算是个长期利好,只是需要时间来兑现。
物联网芯片业务主要是面向B端市场,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大型数字化、智能化产线/工厂的企业。而高通之所以销量滑坡,其原因也离不开市场萎缩和竞品冲击,一些国产的低价平替芯片,更对大企业们降本增效实际需求的胃口。
对于高通来说,以当下的市场形势,公司芯片业务无法与友商拉开质的差距,做不到对外“开源”,只能转向内“节流”,也就是裁员。此举倒也无可厚非,毕竟不是哪个公司都能向英伟达那样“赌对了”赶上AI大模型风口,并且手握大家都离不开的训练用GPU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