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他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文豪、大书法家、画家、造酒试验家、工程师、皇帝的秘书、酒仙、专唱反调的人、诗人、小丑。”人生得意时,他是皇帝的秘书,是专唱反调的人;失意时,他是酒仙,是乐天派、工程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他就是苏轼。
他的人生最大不过“率真”二字,最大的率真不过就是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说到苏轼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学史上对苏轼的评价都很高,就我们从小所学的诗歌、词赋和古文来讲,苏东坡的作品质量和数量都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不愧于他大文豪的称呼。
据记载,现今存有他的诗3900余首,更别提他的散文、书法和绘画作品等等。总之一句话,高质量地高产!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原序)中写道:“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也说过,他最喜欢的文学家是苏东坡,最喜欢的作品是苏东坡贬谪黄州写下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苏轼的千古奇诗《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可能很多人都读过这首诗,是苏轼临终之前写给自己小儿子,短短四句诗,却道尽了人生真谛!
经过数次被贬,一生坎坷,此时的苏轼已经是一位风烛老人,可想而知说的肯定都是自己的肺腑之言,想要把自己这一生中最有用的东西在生命的最后送给儿子,所以说苏轼将壮观的庐山和浙江观潮景观运用在诗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其实第一遍读这首诗感觉很奇怪,为什么第一句跟最后句是一模一样的呢?其实这正是苏轼的高明之处。
全诗的大意是: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的潮汐,都是值得前去欣赏一番的美丽景象,若是无缘见一见一饱眼福,便觉得遗憾终身。终于,有一天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并无惊奇,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有许多事情,我们是充满期待和幻想的。为了心中的那个“庐山烟雨浙江潮”,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从求学,到求职……无一不是。而一旦到手,刚开始欣喜若狂,待慢慢平静下来,才发现,不过如此!
多少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到了最后,原来只是求全。是平静如水的淡泊,“及至到来无一事”。
作为父亲,苏轼写下这首诗作,也是希望儿子能够对人生有所领悟,少些挫折坎坷。
总之,以上就是苏轼告诉我们的人生真谛,不得不说,实在是让人醍醐灌顶,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里,苏轼的诗作出现率极其高,尤其是在飞花令比赛环节更是出现得极为频繁。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说:“一个孩子不会欣赏诗,他对生活的感受是粗糙的,也很难读懂其他文学样式的精华。”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从小学习古诗词和不接触古诗词的孩子差距有多大,从小爱读古诗词的孩子,不但能培养出优雅的心态和气质,不管是待人接物都十分懂礼貌,很招人喜欢,大人在空闲的时候,多读一读古诗词,能学到一种平和的心态,古人的诗词中有喜怒哀乐和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这些即使是到了现在也不会过时。
为了让孩子对古诗词感兴趣,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飞花令里读诗词》,要知道,飞花令需要诗词累积,也要临场反应机敏,很能体现参与者的才情,也体现了古人的诗词之趣。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说:
“中国的诗词能够激发起爱国热情,使读者会热爱我们走过的大好河山,会欣赏古人高雅的风范,会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讲特别重要。”
而“读诗”与“不读诗”的区别,或许就是“巧妙地出口成章”和“寥寥几个词汇”之间的差别。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本《飞花令里读诗词》,就是严格依循古代飞花令的行令规则进行编排的,诗词中经常出现的风、花、雪、月、暖、柳、晴、是、鸟、遇、松、故等百余个常见字,都能在书里找到对应的诗句,以字引诗,以诗解字。
而且,不同于市面上简单的唐诗或宋词的集结,这本《飞花令里读诗词》几乎囊括了中国古诗词的精华。
从诗歌的源起——《诗经》《楚辞》,直到唐宋诗词、明清佳句,选取了数百位诗词大家的1000多首经典诗词,网罗的都是最精华的千古名篇。
其中,包括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王昌龄、白居易、李清照、欧阳修等著名诗人的近千首诗词,诗词虽不是语文的全部,但想要语文学得好,诗词的根底是一定少不了!
它详细地讲出每一篇诗词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及诗词中提及到的人物、地理知识等等,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翻开它来细读经典,既能提高文学修养还能养成孩子对读书的好习惯,事半功倍。
现在这本书也不贵,只要35元,还不到一顿饭钱就可以让你不仅学习经典诗词,增加自身的学识,同时也间接影响并培养了孩子,一举两得。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的商品链接即可购买↓↓↓
注:本文为企业推广,所代表立场与本号无关。图文相关资料由合作方提供,如有侵权与本号无关,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