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报道:重启的不只是花市,还有广州的人气

荔湾湖公园的水上花市(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年前,我来到广州工作,临近过年,本地朋友叮嘱我要去逛花市。然而过去三年里花市停办,只有零星开在社区里的小型花摊,或者干脆改为线上花市。这是疫情时期避免人员聚集的常态,以至于2023年花市重开,首先让我惊叹的是如潮水般的人流。

越秀区的西湖花市从北京路延伸至西湖路,路中间是摊贩,两边供人行走,沿路设置了大量路标,提示每一侧行进的方向。到处都是涌动的人头,如果不按标语走,会不断撞到迎面挤来的人,简直寸步难行。我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在街头见到这么多人是什么时候了,广州重启的不只是花市,还有城市的人气。

“骑膊马,行花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西湖路花市(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新大新百货公司的巨幕(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花市上花的种类非常多,从常见的玫瑰、小雏菊、风信子、紫罗兰,到应季的梅花、水仙,还有在广州颇受欢迎的年花蝴蝶兰、吊钟、黄金果。卖常见花卉的老板早早从昆明花卉市场预订了鲜切花,热情地为顾客介绍,昆明气候最适宜养花,品质比岭南本地好得多。实在一些的老板透露,2023年花市久违后开放,岭南花卉市场价格上涨,远不如昆明的实惠。

专卖年花的老板兴致差一些,过去几年他们损失惨重,期望在2023年花市回一些本。卖黄金果的老板选出最漂亮的果实摆成宝塔造型,黄澄澄的一片,十分喜庆。他老婆显然更会做生意,直接摆出挂着黄金果的树枝,任顾客自己挑选组合。卖桃花的老板从白云区石马村运来一百多株桃花,用一次性杯子装水给枝干保湿,但生意不如他想象的好,来往行人多是问价,并不购买,“我估计大家都没什么钱了。”不过,自行去石马村“请桃花”的人还是很多。

荔湾湖公园的民间拍卖会(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市民购买年桔(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逛花市的外国人(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买气球(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广州素有爱花的传统,海珠区晓港公园的“花洲古渡”牌坊可谓历史的见证,牌坊原本所处的位置正是明末文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记载的“花渡头”,因珠江以南的花贩们每日从此乘舟往城中卖花而得名。岁暮花市的习俗似乎至咸丰年间才形成,于是“行花街,接财神”便成了广州过年一项隆重的仪式。

我在逛花市时,的确感到人们将买年花与祈求财富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表达得落落大方。一名打扮优雅的中年女性在牡丹盆栽摊位前挑选良久,又跟福建老板用彼此都不熟悉的普通话交流半天,终于选中一盆枝杈上多是花苞的绿叶茂密的花株。从老板手中接过花时,她的女伴笑着道了声祝贺,“花开富贵”,她立刻喜气洋洋地回祝了一声。我这才意识到,在粤语中,“花”与“发”正是谐音,再者,实利重商本就是岭南文化的特性之一。

卖吊钟花的肇庆花农在铺面里搭了竹架,摆放一株株用芦苇叶包裹的吊钟枝,最高的约有两米长,浓郁的香气从叶片缝隙溢出来,吸引了不少行人,大株价格高达五六百元,购买挑选的人仍然很多。我问老板吊钟花的寓意是什么,老板果不其然开口道:“金钟一响,黄金万两。”但旁边的阿姨觉得这不是我该抓住的重点,一把拉过我的衣袖,大声说:“钓(吊)金龟婿!”老板很有眼力见儿地跟上:“对,钓金龟婿。”财富和姻缘真是过年两大永恒话题。

大佛寺人流不断(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仁威庙中许愿的信徒(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久违的大排档(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网红店前排起长龙(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除了卖花,花市还有利物铺,卖对联、挂饰、红包封,各式各样的兔子形象挂满街,还有很多瞄准小朋友们喜好的风车、玩偶、宠物鱼。花市是儿童的乐园,有童谣《行花街》唱出他们的兴奋之情:“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哂(看不完)。”

逛花街长大的广州人如今就成了利物铺的老板们。花市的铺面由竞价而得,判断什么好卖、能否赚钱成了考验经验和眼光的难题。卖兔年风车的老板轻松答题,笑称逛花市多年,他对什么最受欢迎已有独家心得。卖手办和盲盒的老板则决定用潮玩经济与年俗玩具竞争一把,但据我观察,他似乎落在下风。

最无人问津的还是装饰用的假花,老板拉了两名靓仔站在铺面前,一人手端一盆红艳艳的假花。见我盯着看,其中一人试探着开口:“你也不会买的吧。”我点点头,“是啊,毕竟有那么多真花,而且更便宜。”他反驳:“你不懂假花的优势,真花一个星期就蔫了,发出臭味,假花能一直摆着装饰。”也许还没经历过生活的半大小伙儿不懂,正是因为花会枯萎,它们的盛开才更让人感觉到幸福和生机。花铺前时常出现买花人向老板请教养花的对话,关心花要浇多少水,需不需要营养液,精心照养下开出的花才是独一无二的。

小朋友刮福利彩票,家长一起“辅导作业”(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等待游客合影的“悟空”(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市民买了一大扎菜回家(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说起买年花的传统,卖花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老板说有花才有过年的气氛,还有说因为广州冬天的气候适合鲜花。年花的习俗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在我家乡的农村,以前过年吃上一顿猪头肉就算得上是个好年份,相比起衣食住行,花实则是生活悠游下的趣味,但在艰难现世里,从看花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赏短暂的花期体会生命的历程,既是无用的享乐,也是生活的必要。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聂阳欣

标签:

最近更新

环球报道:重启的不只是花市,还有广州的人气
2023-01-22 00:02:46
蒙山之子-关于蒙山之子部分内容简述
2023-01-21 15:51:57
全球通讯!情暖新春!春节前夕学校领导看望慰问寒假留校学生和在岗教职员工
2023-01-21 10:04:03
1100万美金!中网奖金破纪录,13名大满贯冠军得主+10位世界第一
2023-01-21 01:49:27
疑似魅族20上手谍照曝光 与魅族车机系统互动 或支持分屏操作_每日视讯
2023-01-20 18:58:30
乌审旗:万名煤矿工人 坚守岗位过大年_全球快播报
2023-01-20 16:01:11
全球热讯:[快讯]创金合信汇嘉三个月定开债券公布年报 十大重仓股
2023-01-20 13:00:28
天天即时看!来伊份利润预增224%,股价却下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2023-01-20 09:35:02
【小年习俗】今天是南方小年~你们那小年都做些什么?
2023-01-20 04:04:52
浏阳中和镇:凝心聚力补短板 冬修水利惠民生 世界今日报
2023-01-19 20:36:06
直击医保药品灵魂砍价现场详细内容
2023-01-19 16:38:39
西峡法院举行环境资源法庭揭牌仪式
2023-01-19 13:25:59
半导体板块异动拉升,德明利涨停
2023-01-19 10:07:50
环球新消息丨干货 | 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险及应对方案
2023-01-19 05:58:10
2023陕西汉中春节活动汇总|环球速读
2023-01-18 20:48:02
2022 开源中国年终总结:涅槃重生,在挑战中寻求进化
2023-01-18 16:58:26
英利集团或在疆建设光伏电站_天天快播报
2023-01-18 14:21:40
环球速递!开封离婚找律师费用多少
2023-01-18 10:52:13
焦点讯息:新安股份:融资余额15.76亿元,创近一年新低(01-17)
2023-01-18 07:14:46
环球微资讯!二三线厂商“瑟瑟发抖”!3000亿光伏龙头重磅出手 又投百亿量级?
2023-01-17 21:28:51
恒瑞医药:SHR2554片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环球微头条
2023-01-17 16:54:07
世界实时:开门可以直接看到厨房吗 有什么风水影响
2023-01-17 14:20:51
重磅!新华制药抗老年痴呆1类创新药OAB-14获批临床|环球视讯
2023-01-17 10:55:32
世界今热点:有关合同提存的规定有哪些
2023-01-17 07:37:29
广晟有色: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同比增58.17%-86.93% 全球通讯
2023-01-16 19:56:38
兆驰股份(002429)1月16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39.91万元
2023-01-16 15:54:58
春运期间怎样做好健康防护?_环球热闻
2023-01-16 10:56:10
美财长警告国会:政府将触及债务上限,应尽快采取行动!
2023-01-15 15:57:24
曾被曾志伟灌醉推进房间,如今携千万下嫁圈外人,她的故事太曲折|世界速讯
2023-01-14 23:57:30
工业库存环比增加 纱、布产销率上升——中国棉花工业库存调查报告(2023年1月)-前沿资讯
2023-01-14 12:07:27